时间: 2025-04-27 21: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13:19
词汇“往哲是与”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表达,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古典文学和哲学文献中可能会遇到。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往哲是与”字面意思是指“以往的哲人是对的”或“过去的智者是正确的”。这里的“往”指的是过去,“哲”指的是哲人或智者,“是与”可以理解为“是对的”或“是正确的”。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表达对古代智慧的尊重和认可,或者在讨论哲学问题时,引用古代哲人的观点作为论据。在口语中,这个表达不太常见,但在学术讨论或哲学辩论中可能会出现。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代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学术和文学领域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历史和先贤是一种美德。因此,“往哲是与”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传统智慧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
在学术论文或哲学讨论中,我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强调古代哲人的观点在现代仍有其价值。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我可以使用“往哲是与”来营造一种古典和哲学的氛围,让作品更具深度。
结合古代**的山水画或古琴音乐,可以更好地体现“往哲是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古代智慧的宁静与深远。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s”,强调古代智者的智慧。
“往哲是与”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可以从古代智慧中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2.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