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01
词汇“[板堞]”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词典中可能找不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组合,“板”通常指平板或木板,而“堞”则指城墙上的矮墙,即城堞。将两者结合,“板堞”可能指的是一种类似于城墙上的防御结构,但具体含义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
由于“板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军事文献或历史建筑描述中可能会提及,但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
“板堞”可能是由“板”和“堞”两个字组合而成,具体词源不详,可能源自古代军事建筑术语。
在**古代,城墙和城堞是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防御技术和城市规划理念。
由于“板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应用。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板堞”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板堞”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军事建筑的特点。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
2.
【堞】
(形声。从土。葉(yè)声。本义: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城用土,加以砖墙,为之射墙也,亦谓之陴,或谓之陴倪。-堞,城上女垣也。 、 《左传·襄公六年》-傅于堞。
【组词】
雉堞;城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