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8:07
“八卦”一词在中文中有多个含义,主要分为两类:
“八卦”源自**古代的易经,最初用于描述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指代对他人私生活的非正式讨论。
在**文化中,“八卦”的现代含义反映了人们对隐私的兴趣和社会对名人生活的关注。这种现象在娱乐新闻和社交媒体中尤为明显,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和传播方式的变化。
“八卦”一词常带有一种轻蔑或不屑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不负责任的言论和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相关联。它也可能引起人们对于道德和隐私界限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朋友或同事聚在一起讨论他人的私事,这时“八卦”一词就派上了用场。例如,当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他人时,我们可能会说:“又在八卦了,真是无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八卦的风,吹过无人的街,留下的是是非非,和一颗不再纯净的心。”
“八卦”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的场景,或者是新闻报道中那些闪烁的标题和图片。
在英语中,“gossip”一词与“八卦”的现代含义相似,指代非正式的、通常是负面的关于他人的讨论。
“八卦”一词的多重含义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不同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沟通和深入理解文化现象至关重要。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卦】
(形声。从卜(bǔ,占卜),圭(guī)声。本义: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卜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所以筮也。-卦,筮也。 、 《易·说卦》。注:“象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 《剧秦美新》。注:“蓍曰卦。”-神卦灵兆。 、 《仪礼·士冠礼》。注:“有司主画地识爻者也。”又所卦者。注:“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卦者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