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03:07
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
1.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
2.
【呆】
痴;傻。
【引证】
《红楼梦》-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组词】
呆霸王、 呆里撒奸、 呆串了友、 呆想、 呆人、 呆汉、 呆大、 呆老汉、 呆物、 呆性
暂时住在。
【引证】
《潘虎》-但这一来,我就不能在镇头市呆下去了。
【组词】
她喜欢呆在娘家
3.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4.
【咂】
吮吸,叮咬。
【引证】
元·佚名《陈州粜米》-都是些…咂脓血的苍蝇。
【组词】
咂吮、 咂啄、 咂啖、 咂嘬、 咂干
象声词。发咔嗒声。又(如舌尖抵住上颚发出吸气音,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
【引证】
《红楼梦》-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组词】
咂嘴弄舌、 咂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