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2:35
冥婚:冥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俗,指的是为已故的未婚男女安排婚姻,使他们在阴间成为夫妻。这种俗在某些文化中被认为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确保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不会孤单。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冥婚常常被用作探讨生死、爱情和宿命的主题。例如,古代诗词中可能会有描述冥婚的场景,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死的思考。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冥婚可能被提及作为对传统*俗的讨论,或者在讲述鬼故事时作为背景设定。
专业领域:在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冥婚是一个研究对象,用以探讨不同文化中对死亡和婚姻的看法。
同义词:阴婚、鬼婚 反义词:阳婚(指正常的活人之间的婚姻)
冥婚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死亡和灵魂的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俗在不同文化中有所演变,但其核心概念——为逝者安排婚姻——保持不变。
在*、台湾、香港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冥婚曾经是一种普遍的俗。它反映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俗逐渐减少。
冥婚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好奇或悲伤。它让人联想到死亡、超自然现象和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听闻或参与冥婚仪式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会加深对这一*俗的理解和感受。
在创作中,冥婚可以作为一个引人入胜的元素,用来构建悬疑、浪漫或悲剧的情节。例如,在小说中,可以通过冥婚来探讨爱情的力量,即使在死亡之后也能跨越界限。
冥婚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森的墓地、幽暗的烛光和悲伤的音乐,这些都是与死亡和哀悼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文化中,冥婚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冥婚可能与家族荣誉和祖先崇拜有关,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个人情感和灵魂的安宁相关。
冥婚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尊重,也揭示了不同文化中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婚】
(形声。从女,昏声。因为古时黄昏迎亲,故“昏”亦兼表字义。本义:妇家)。
妻之家。
【引证】
《说文》。王筠句读:“下文:姻,婿家也。”-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