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9:08
词汇“奄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奄弃”进行深入分析:
“奄弃”的字面意思是指突然或意外地抛弃、放弃。其中,“奄”有突然、迅速的意思,“弃”则是抛弃、放弃的意思。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奄弃”常用来描述人物在某种紧急或意外情况下不得不放弃某物或某人。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到。
“奄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奄”字在古代文献中常有“突然”、“迅速”之意,而“弃”字则一直是“抛弃”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古雅的韵味。
在古代社会,由于战乱、疾病等因素,人们常常面临不得不放弃家园、亲人或事业的困境,因此“奄弃”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常有体现。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奄弃”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在不可抗力面前的无助和牺牲。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描述某些历史**或个人经历时,仍可用来表达一种突然且无奈的放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奄弃”来表达一种突如其来的离别或放弃,增添诗意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乱中人们被迫离开家园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凉的旋律来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情境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
“奄弃”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这样的古雅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层次和文化底蕴。
1.
【奄】
突然地。
【引证】
马融《长笛赋》。注:“奄遽也。”-奄忽灭没。
【组词】
奄然、 奄至
气息微弱的样子。
【引证】
《方言》十-奄,息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奄然休息也。”-奄息葱极。 、 《汉书·礼乐志》。按,安也。-神奄留。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