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54
林:指树木丛生的地方,通常指大面积的树木聚集地,如森林。 壑:指深谷或深沟,形容地形深邃。
林壑:结合这两个字,林壑指的是森林和深谷的结合体,形容一个地方既有茂密的树木,又有深邃的沟壑。
在文学作品中,林壑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如“林壑深处,鸟语花香”。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偏僻或难以到达,如“那地方林壑幽深,很少有人去”。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生态学中,林壑可能特指某种特定的地形或生态系统。
同义词:森林、密林、深谷、幽谷 反义词:平原、沙漠、草原
同义词中,“森林”和“密林”更强调树木的茂密,而“深谷”和“幽谷”则更强调地形的深邃。反义词则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
“林”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树木丛生。“壑”字则较晚出现,原意为深沟。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林壑”这一词汇,用以形容既有树木又有深沟的地形。
在**传统文化中,林壑常被赋予神秘和隐逸的象征意义,如古代文人常以林壑为隐居之地,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林壑给人以深邃、神秘和宁静的联想,常让人想到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放松。
在旅行中,我曾深入一片林壑,那里的静谧和自然的美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林壑深处,月光如水,静谧中藏着千年的秘密。”
想象一片林壑,可以联想到鸟鸣、溪流声,以及树木的摇曳声,这些都是林壑带来的自然声音。视觉上,则是茂密的树木和深邃的沟壑。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orest ravine”或“wooded gor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概念。
林壑这一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2.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