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32
词汇“勋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使用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这个词汇的分析将基于假设和推测。
“勋力”可以被拆分为“勋”和“力”两个字。“勋”通常指功勋、荣誉,而“力”则指力量、能力。结合起来,“勋力”可能指的是一种基于功勋或荣誉的力量或影响力。
由于“勋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作品、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或特定的社群中。在这些语境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因其过去的成就或荣誉而拥有的影响力或权威。
由于“勋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勋”和“力”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
在强调个人成就和荣誉的社会文化中,“勋力”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因其过去的成就而获得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勋力”可能给人带来正面情感,如尊敬和钦佩,因为它与个人的成就和荣誉相关。
由于“勋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有限。在特定的社交或专业环境中,可能会提及某人的“勋力”来强调其地位和影响力。
在创作中,可以将“勋力”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因其过去的英雄行为而在故事中拥有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由于“勋力”与荣誉和力量相关,可能会联想到颁奖典礼、军事阅兵等场景,以及相关的音乐和视觉元素。
如果“勋力”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词汇,可能会发现类似的概念,如在英语中可能对应“merit power”或“honorary influence”。
“勋力”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特定概念,尤其是在专业或特定社群的交流中。
1.
【勋】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 、 《尔雅》-勲,功也。 、 《周礼·司勲》-王功曰勲。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圣有谟勲。 、 《尹宙碑》-勋功有章。 、 《三国志·郭嘉传》-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勋重于当世。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
【组词】
勋胤、 勋垂竹帛、 勋力、 勋旧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