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7:54
双黄线:在交通标志中,双黄线通常表示禁止跨越,特别是在道路中央,用于分隔相反方向的车流。它是一种交通管制措施,旨在提高道路安全性。
双黄线的概念源于对道路安全的需要,随着交通规则的发展,双黄线成为国际通用的交通标志之一。
在现代社会,双黄线不仅是交通规则的一部分,也象征着秩序和安全。它提醒人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
双黄线给人以秩序感和安全感,同时也提醒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纪律、责任和安全驾驶。
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双黄线的规则是每个驾驶员的责任。我记得有一次因为疏忽差点跨越双黄线,幸好及时反应避免了可能的事故。
在诗歌中,双黄线可以象征生活中的界限和规则:
人生如路,双黄线清晰可见, 跨越之前,思量再三。 规则如线,安全如影随形, 遵守之间,生命得以延续。
看到双黄线,可能会联想到道路的景象,听到车辆行驶的声音。在视觉上,它是一条连续的黄色线条,给人以清晰和明确的印象。
在不同国家,双黄线的使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是相似的,即用于分隔相反方向的车流,确保交通安全。
双黄线作为交通标志,不仅是道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象征着社会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确保共同的安全和秩序。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
3.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