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12:21
词汇“廷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可能是一个误拼或特定领域的词汇。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将假设“廷争”是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可能与“廷议”或“廷辩”有关,即在朝廷或官方场合中的辩论或争论。以下是对假设的“廷争”词汇的分析:
“廷争”字面意思是在朝廷或官方场合中的争论或辩论。基本含义是指在正式的、官方的环境中,官员或代表就某一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或争辩。
由于“廷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由“廷”(指朝廷)和“争”(指争论)组合而成。
在中国古代,朝廷是政治决策的中心,廷争反映了当时政治生活的活跃和多元。这种争论有时是权力斗争的体现,有时也是决策民主化的表现。
提到“廷争”,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朝廷的庄严和官员们的智慧与勇气。这种争论往往伴随着激烈的言辞和深思熟虑的策略,给人以紧张和激动的感觉。
在历史研究或写作中,可能会用到“廷争”这个词来描述古代政治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通过描绘一场廷争来展现主角的智谋和勇气,同时揭示当时的政治局势。
想象一场廷争,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殿的宏伟景象,以及官员们争论时的激烈言辞和严肃表情。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辩论场景也有出现,如英国的议会辩论,可以用“parliamentary debate”来描述。
“廷争”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政治决策的过程和特点,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1.
【廷】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廷,朝中也。 、 《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虎兕争兮于廷中。 、 《汉书·陆逵传》-游汉廷公卿间。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 、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廷中皆大笑。
【组词】
廷臣、 廷吏、 廷推、 廷魁
2.
【诤】
(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
【引证】
《广雅》-诤,谏也。 、 《孝经·谏诤》-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组词】
默诤、 诤谏、 诤臣、 诤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