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20
意趣:这个词由“意”和“趣”两个字组成。"意"指的是思想、意图或情感,而"趣"则指趣味、乐趣或兴趣。结合起来,“意趣”通常指的是某种思想或情感上的趣味,即某种引人入胜的、富有吸引力的特质,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意趣”作为一个复合词,其使用历史相对较短,主要在近现代汉语中流行。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也在不断扩展。
在**文化中,“意趣”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相联系,强调作品或事物的内在美和精神价值。
“意趣”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愉悦的感觉,联想可能包括艺术创作、文学欣赏、自然美景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意趣”来形容一本好书或一部电影,它们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能给人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意趣盎然,诗思如泉涌。”
视觉上,“意趣”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色彩丰富、构图精巧的画作;听觉上,可能是一段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的音乐。
在英语中,“意趣”可以对应为“charm”或“appeal”,虽然这些词在具体含义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某种吸引力和趣味性。
“意趣”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吸引力,还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意趣”这个词,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趣】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趣,疾也。 、 《史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催促;督促。 同: 促
【引证】
《周礼·县正》-趣其稼事。 、 《礼记·月令》-趣民收敛。 、 《汉书·周勃传》-趣为我语。 、 《汉书·翟方进传》-督趣司隶。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