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2:25
词汇“匡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匡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匡裨”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匡裨”的基本含义是指帮助改正错误或不足,使之更加完善。
在文学作品中,“匡裨”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帮助和改进,尤其是在道德、行为或政策上的纠正和增益。在口语和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正式的文书或论述中。
“匡裨”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变化不大,主要保留在文言文和古风文学中。
在**传统文化中,“匡裨”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协作来改善社会和个人的状况。
“匡裨”给人一种正面、积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帮助他人、改进自我和提升社会的正面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匡裨”这个词,但它的精神——帮助和改进——是我们应该秉持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匡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完善:
春风匡裨绿意浓,
细雨润物无声中。
“匡裨”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柔和的风,象征着正面的改变和增益。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匡裨”的词汇,但其含义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如英语中的“correct and improve”。
“匡裨”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正面意义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书中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化素养。
1.
【匡】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
【引证】
《说文》-匡,饭器,也。 、 《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
2.
【裨】
(形声。从衣,卑声。本义: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裨,衣别也。 、 《仪礼·觐礼》。注:“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余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诸侯亦服焉。”-侯氏裨冕。 、 《礼记·乐记》。注:“衣衮之属也。”-裨冕鴵搢笏。 、 《礼记·玉藻》-裨冕以朝。
【组词】
裨衣、 裨冕
副佐。
【引证】
《文选·为袁绍檄》-豫州授以裨师。
【组词】
裨师、 裨附、 裨赞、 裨属、 裨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