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43
序次: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或安排事物。它可以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指空间上的位置顺序,或者是指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在文学中,“序次”可能用来描述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或者诗歌中句子的排列。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指示某人应该按照某种顺序做事情。在专业领域,如计算机科学,“序次”可能涉及到数据结构的排序算法。
同义词:顺序、次序、序列 反义词:混乱、无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序次”更强调按照规则或标准进行的排列,而“顺序”和“次序”则更通用,可以指任何形式的排列。
“序次”一词源自汉语,由“序”和“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序”指排列、次序,“次”指位置、等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序次”这个词汇,用来描述更加具体的排列方式。
在**文化中,“序次”常常与礼仪和秩序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遵守一定的序次被视为尊重和礼貌的表现。
“序次”这个词给人一种秩序井然、条理分明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整洁、有序的环境,以及高效、有序的工作流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按照一定的序次来安排我的工作和学*任务,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减少混乱。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序次”来描述自然界中事物的有序排列,如“星辰的序次在夜空中闪烁”。
视觉上,“序次”可以联想到整齐排列的书架或有序的文件夹。听觉上,它可以联想到有序的音符排列,如交响乐中的乐章。
在英语中,“序次”可以对应为“sequence”或“order”。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序次”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有序的环境和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序次”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排列方式。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日常交流还是艺术创作中,理解和运用“序次”都能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清晰度。
1.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
2.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