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7:48
“择利行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选择最有利的方式行使权利。这个成语强调在行使权利时,应该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优的策略或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或利益。
在不同的语境中,“择利行权”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择利行权”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策略和智慧的传统。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决策和策略讨论中,强调在行使权利时的智慧和远见。
在**文化中,“择利行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各种选择中寻求平衡和最优解。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指导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竞争环境中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个成语给人以智慧和策略的联想,让人感受到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利益,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和策略。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职业发展中遇到过是否跳槽的决策。当时,我运用“择利行权”的原则,综合考虑了薪资、职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因素,最终做出了对个人发展更有利的决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人生的棋盘上,
我们择利行权,
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只为那最终的胜利。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幅棋局图,棋手在棋盘上精心布局,每一步都充满策略。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智者的低语,指导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最佳选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ximize one's advantage”或“strategic decision-mak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在行使权利时寻求最优解。
“择利行权”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教会我在决策时考虑多方面因素,还鼓励我培养长远的眼光和策略思维。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对我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惟能因机而制变,择利而行权。
1.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4.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