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5:45
军吏:指古代军队中的官员或管理者,通常是指那些在军队中担任文职或较低级别武职的人员。他们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后勤保障、文书工作等。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军吏常常被描绘为忠诚、勤勉的角色,他们在战场上虽不直接参与战斗,但却是军队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军吏”一词较少使用,可能在一些历史题材的讨论或军事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中出现。
专业领域:在军事史或古代军事研究中,军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同义词:军官、军佐、军务员
反义词:士兵、步卒(指直接参与战斗的基层人员)
词源:“军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军”和“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吏”通常指官员或管理者,而“军”则指军队。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吏”一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军官”或“军务员”等词汇来指代军队中的管理人员。
在古代**,军吏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在封建社会中,军吏的地位虽不如高级将领,但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情感反应:军吏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军队的严密组织,给人一种秩序和纪律的感觉。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电影中的场景,军吏们在战鼓声中忙碌地传递命令,确保战局的顺利进行。
在学*和研究古代军事史时,我经常遇到“军吏”这一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场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军吏”:
战鼓隆隆,军旗猎猎,
军吏穿梭,传递生死令。
铁甲寒光,刀剑交鸣,
忠诚勤勉,守护军心宁。
视觉联想:军吏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身着官服的官员在忙碌地传递命令,周围是士兵们紧张备战的样子。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声、号角声和军吏们急促的脚步声,这些声音构成了古代战场的背景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quartermaster”(军需官)或“adjutant”(副官),它们在军队中也负责类似的管理和后勤工作。
通过对“军吏”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古代军队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口语,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它帮助我更好地把握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并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