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03:21
和璧隋珠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和璧”和“隋珠”两个词组成。其中,“和璧”指的是和氏璧,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贵玉石,相传由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卞和发现;“隋珠”则指的是隋侯珠,是古代传说中隋侯所得到的一颗宝珠。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在文学作品中,和璧隋珠 常用来形容稀世珍宝或非凡才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专业领域(如考古学、历史学)中,它是一个恰当的表达。
同义词:无价之宝、稀世珍宝、国宝级 反义词:一文不值、凡品、普通货色
和璧隋珠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和氏璧和隋侯珠都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珍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结合形成了成语,用以形容极其珍贵的事物。
在文化中,玉石和珠宝一直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和璧隋珠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珍宝的崇拜和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稀有和珍贵事物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神秘传说和那些被时间遗忘的珍宝,激发了我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兴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一些古代玉器和珠宝,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和璧隋珠 这个成语的含义,感受到了这些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和璧隋珠映古光,千年流转未曾忘。 玉润珠圆传世宝,人间瑰宝永流芳。”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的贵族手持和氏璧和隋侯珠,周围是华丽的宫殿和闪烁的珠宝。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庄严和辉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arl of great price”,用来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这与和璧隋珠 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和璧隋珠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对珍贵事物的尊重。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也提供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
去奇伎淫巧,损~,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自然波清四海,尘消九城。
春秋时珠宝匠卞和发现一块璞玉,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砍了他的左脚;进献给楚武王,楚武王砍了他的右脚,只有楚文王识货,这块玉叫“和氏璧”。“汉东之国”姓姬的隋侯救蛇,蛇吐出一颗大珍珠报答他,这颗珍珠就是“隋珠”
1.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2.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璧,瑞玉环也。 、 《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肉倍好谓之璧。 、 《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 、 《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宏璧。 、 《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 、 《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组词】
璧不可以防寒、 璧雍
3.
【隋】
周代诸侯国名。
【组词】
隋珍、 隋珠(隋侯之珠)隋珠弹雀(隋侯的明月珠是无价之宝,用它弹麻雀,得不偿失)
姓。
4.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