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4:15
地形(Topography)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海洋、岛屿、丘陵、盆地等地貌特征。它不仅包括地表的物理形态,还包括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表的微观特征。
地形一词源自希腊语“topos”(地方)和“graphia”(描述),最初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随着地理学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微观特征。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地形往往与历史、神话、战争等主题相关联。例如,某些地形特征可能被赋予神话色彩,成为文化传说的一部分。
地形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如壮丽的山脉、宁静的湖泊。它也可能引发对探险和未知的向往,或者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在旅行中,我常常通过地形图来规划路线,了解目的地的自然特征,这让我对地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诗歌中,地形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挑战: “人生如地形,有高峰有低谷, 每一步都需谨慎,方能跨越险阻。”
地形往往与壮观的自然景观图片相关联,如高山、峡谷的照片。在听觉上,地形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声音,如山间的风声、河流的流水声。
在不同语言中,地形这个词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topography”,法语中的“topographie”,德语中的“Topographie”,都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
地形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形态,还与文化、历史、情感等多个层面相关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地形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丰富和准确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