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35:34
无形(wú xíng)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形状或形态,不可见或难以捉摸的。基本含义包括: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无形”常用来形容抽象的概念、情感或超自然现象,如“无形的恐惧”、“无形的手”。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无形”可以用来形容难以察觉或理解的事物,如“无形的压力”。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无形资产”指的是非物质的资产,如品牌价值、专利等。
同义词:抽象、不可见、难以捉摸、非物质 反义词:有形、具体、可见、实体
“无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无”和“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易经》中已有使用,表示没有形状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抽象和难以捉摸的事物。
在**文化中,“无形”常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联系,强调自然和谐与无形的控制力。在现代社会,“无形”也常用于描述现代经济中的非物质资产,如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
“无形”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难以捉摸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未知和潜在的力量,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如恐惧或不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比如在职场竞争中,那些看不见的规则和期望往往比具体的任务更让人感到压力山大。
诗歌: 无形的旋律在空中飘荡, 触摸不到,却能感受其力量。
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无形守护者的传说,每当村庄面临危机时,这只无形的手就会悄然出现,保护着村民们。
视觉:想象一片雾蒙蒙的森林,无形的雾气笼罩着一切,给人一种神秘和不可预测的感觉。 听觉:轻柔的风声,无形的气流在耳边轻拂,带来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在英语中,“无形”可以对应为“intangibl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都用来描述那些难以捉摸或不可见的抽象事物。
“无形”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不可见性,也涵盖了抽象和难以捉摸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无形”这个词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达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和概念。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