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55
正眼: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认真、正式地看待某人或某事,不带有轻视或忽视的态度。字面意思是指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不斜视或侧目。
在文学中,“正眼”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或认真对待的态度,如“他终于开始正眼看她了”。在口语中,可能表达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视,例如“这次会议,领导终于正眼看我们部门了”。在专业领域,可能指的是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严肃分析和对待。
同义词:重视、认真对待、看重 反义词:轻视、忽视、不屑一顾
“正眼”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未变。
在**文化中,“正眼”常常与尊重和重视的态度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一种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正式性。
使用“正眼”这个词时,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正式和尊重的氛围,它让人感觉到被认真对待的重要性。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次我提交的报告得到了领导的正眼看待,这让我感到非常鼓舞和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当晨光正眼注视着大地,每一粒尘埃都显得如此珍贵。”
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正式的会议上,当领导正眼看向发言者时,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得庄重而严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someone seriously”或“give someone the respect they deserv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尊重和重视的含义是相似的。
通过对“正眼”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尊重和正式性方面的重要性。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正式性和尊重感。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