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43
指使:动词,意指通过命令或暗示的方式让别人去做某事,通常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或影响力。
指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指”和“使”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指引和促使。在古代汉语中,指使的用法与现代相似,但在表达上可能更为正式和严肃。
在东方文化中,指使可能与权威和等级制度相关,而在西方文化中,平等和个人自由的观念可能使得指使的使用更为谨慎。
指使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压迫感或不满,因为它涉及到权力不平衡和可能的服从。
在家庭或工作环境中,指使可能是一种常见的互动方式,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关系紧张。
在诗歌中,指使可以用来描绘权力斗争的场景,如“黑暗中,他指使影子,编织阴谋的网。”
指使可能让人联想到严厉的命令声或权威人物的形象,如军队中的指挥官。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order”或“instruct”,虽然都有指使的含义,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指使是一个描述权力和控制的词汇,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情感影响和社会意义。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