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6:04
枢臣(shū ché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大臣,尤其是指那些在朝廷中担任关键职务、对国家政策有重大影响的高级官员。这个词汇强调了官员在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枢臣”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历史**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人物,如《资治通鉴》中对历代重要官员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政治评论中,它会被用来指代那些在政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这个词汇用于学术研究和分析。
同义词:重臣、权臣、宰辅
反义词:小臣、庶民
“枢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枢”原指门上的转轴,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臣”指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用来指代那些在政治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的官员。
在**传统文化中,枢臣往往被视为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背景中,枢臣的形象常与忠诚、智慧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
提到“枢臣”,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如诸葛亮、王安石等,他们的形象往往与智慧、忠诚和责任感紧密相连。这个词汇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和对政治智慧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政治话题时,了解“枢臣”的含义可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相关内容。
在创作中,可以将“枢臣”作为一个象征性角色,代表智慧和权力的结合,如在历史小说中描绘一个枢臣如何运用其智慧和影响力来解决国家危机。
在视觉上,“枢臣”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朝廷的庄严场景,如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严肃的朝会。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宣读声或朝堂上的讨论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prime minister”(首相)或“chancellor”(总理),它们都指代在政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
通过对“枢臣”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历史和政治语境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们回顾历史,也启发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对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枢】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枢,户枢也。 、 《尔雅》-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 、 《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枢机之发。 、 《汉书·五行志》-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 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组词】
枢户
2.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 《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 、 《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 、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 、 《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妾逋逃。 、 《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臣则左之。 、 《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组词】
臣妾、 臣役、 臣御、 臣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