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1: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01:36:31
寒嗽:指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在中医学中,寒嗽通常与外感风寒有关,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恶寒、无汗等症状。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寒嗽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病态或不幸,如“夜深人静,寒嗽声声,更显孤寂。”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寒嗽可能简单地指因感冒而咳嗽,如“他这几天寒嗽得厉害,都没法上班了。”
专业领域:在中医领域,寒嗽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病症,治疗时会采用温肺散寒的方法。
同义词:风寒咳嗽、寒咳
反义词:热咳(因内热引起的咳嗽)
词源:寒嗽一词源于中医学,其中“寒”指寒冷,“嗽”指咳嗽。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记载,如《伤寒论》中提到“寒嗽”一词。
演变:随着医学的发展,寒嗽的治疗方法和理解也在不断进步,但其基本含义和症状描述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寒嗽常被视为身体虚弱或不慎受寒的标志,因此在养生和预防疾病方面,保暖和增强体质被认为是预防寒嗽的重要措施。
寒嗽往往让人联想到寒冷、不适和病痛,给人带来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在文学作品中,寒嗽有时也被用来增强场景的凄凉感。
在个人生活中,寒嗽可能是冬季常见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治疗和保暖,以免病情加重。
在诗歌中,寒嗽可以被用来描绘冬日的寒冷和孤独:
冬风凛冽夜沉沉, 寒嗽声声入梦深。 孤灯照影人憔悴, 冷月无声伴寂林。
视觉:寒嗽可能让人联想到冬日里裹着厚厚棉衣的人们,或是医院里咳嗽的病人。
听觉:寒嗽的声音通常是低沉而连续的,给人一种寒冷和不适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病症可能被称为“cold cough”或“寒い咳”,但其具体的治疗方法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寒嗽作为一个中医术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病症,也反映了中医对疾病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寒嗽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寒嗽的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智慧。
1.
【寒】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寒,冻也。 、 《列子·汤问》注-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 《易·说卦》-乾为寒。 、 《左传·哀公十二年》-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 、 《左传·昭公四年》-以享司寒。 、 《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寒风。 、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庄子·德充符》-饥渴寒暑,是事之变。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凄神寒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寒肃、 寒悄、 寒衾、 寒噤
2.
【嗽】
(形声。从口,欶(shuò)声。本义:咳嗽)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嗽,咳嗽。 、 《周礼》-冬季有嗽,上气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