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7:50
公园:公园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游览、休息、娱乐的绿地,通常包括草坪、花坛、树木、湖泊、步道等设施,有时还设有儿童游乐场、**场地等。
公园一词源自英语“park”,最初指的是贵族的狩猎场,后来逐渐演变为城市中的公共绿地。在中文中,公园的概念随着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而逐渐普及。
公园在城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社区活动和社交的中心。在一些文化中,公园还承载着历史和纪念意义,如纪念碑或历史建筑。
公园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放松和自然。它是一个逃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地方,给人以平和与愉悦的情感体验。
个人经历中,公园是家庭聚会、朋友相聚的常见地点。例如,童年时的春游、周末的家庭野餐等,都是与公园紧密相关的愉快记忆。
在诗歌中,公园可以被描绘为:
晨曦中的公园, 露珠在草尖上跳跃, 鸟儿在树梢间歌唱, 一切静谧而美好。
公园的视觉联想包括绿树成荫的小径、五彩缤纷的花坛、平静的湖泊等。听觉联想则可能是鸟鸣、儿童的欢笑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公园的功能和设计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公园可能更注重自然景观和禅意,而欧洲的公园可能更注重历史建筑和雕塑。
公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城市中的一片绿地,也承载了人们对自然、休闲和社交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公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激发丰富的情感和联想,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