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0:21
词汇“申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言或正式的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申戒”进行分析:
“申戒”的字面意思是郑重地告诫或提醒。其中,“申”有申述、说明的意思,“戒”则是告诫、警告的意思。结合起来,“申戒”就是指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向他人提出警告或劝诫。
“申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现代汉语中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正式或古典的语境中仍然保留其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强调对长辈或上级的尊重,因此“申戒”这种正式的告诫方式在某些场合被认为是必要的。
“申戒”一词给人以严肃、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权威、责任等概念。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定的敬畏感。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需要对他人进行严肃的提醒或警告,可以使用“申戒”一词,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尊重和正式性的场合。
在创作中,可以将“申戒”融入到对话或描述中,以增强文本的正式感和严肃性。例如:
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对年轻人进行了申戒,希望他们能够明白生活的真谛。
由于“申戒”一词较为正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庄重的会议室、严肃的演讲等视觉和听觉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申戒”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olemn admonition”(英语)或“seriozna napomnienie”(波兰语)等,也能传达类似的正式告诫的意味。
“申戒”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正式色彩的词汇,它在表达严肃的告诫或提醒时非常有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层次和深度。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