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41:16
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1.
【青】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青,东方色也。 、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 、 《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时则有青眚青祥。 、 《素问·风论》。注:“肝色。”-其色青。 、 《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组词】
青磷、 青靛、 青焰焰、 青云万里、 青云干吕、 青冥、 青霄
2.
【蓝】
(形声。从艸,监声。本义:蓼蓝)。
同本义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引证】
《说文》-蓝,染青草也。 、 《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
【组词】
木蓝、菘蓝、马蓝等
3.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4.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