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45:19
品酌(pǐn zhu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品尝和仔细思考来评价或欣赏某物。它通常用于描述对食物、饮料、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的细致品味和深入分析。
“品酌”一词由“品”和“酌”两个字组成。“品”字原指物品的种类或等级,后引申为品尝、评价;“酌”字原指斟酒,后引申为斟酌、思考。两者结合,形成了“品酌”这一词汇,强调通过品尝和思考来评价事物。
在文化中,“品酌”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细致品味和深入理解,这与人重视“品味”和“内涵”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在社交场合,品酌美酒佳肴也是一种礼仪和享受。
“品酌”一词给人以优雅、细致和深思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安静的午后,一杯香茗,一本好书,或是与友人共品佳酿的温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在阅读一本好书时,停下来品酌其中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品尝美食时,也会细细品味每一口的味道,享受食物带来的愉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品酌”:
夜幕低垂,星光闪烁, 我品酌着夜的深邃, 每一颗星,都是诗的篇章, 在寂静中,细细品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品茶或品酒的画面,优雅的茶具或酒杯,柔和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品味的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如肖邦的夜曲,来增强品酌时的氛围。
在英语中,“品酌”可以对应为“savor”或“appreciate”,但“savor”更强调享受和细细品味的过程,而“appreciate”则更侧重于理解和欣赏。
“品酌”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用于描述对食物和饮料的品尝,也适用于文学和艺术的鉴赏。通过对“品酌”的学和应用,我更加重视对事物的细致品味和深入理解,这对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都有重要的影响。
1.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
2.
【酌】
(形声。从酉(yǒu),从勺,勺亦声。从“酉”与酒有关。本义:斟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酌,盛酒行觞也。 、 《仪礼·有司彻》。-尸升,坐取爵酌。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郊特牲》-缩酌用茅。 、 《公羊传·僖公八年》-盖酌之也。 、 《周礼·夏官》-及祭,酌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 唐·李朝威《柳毅传》-因命酌互举。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我酌油知之。 、 欧阳修《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乃酒狂。
【组词】
酌献、 酌羽、 酌言、 酌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