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3:14
“吃里扒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吃着家里的饭,却做着对外不利的事情。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享受家庭或集体的好处的同时,却做出损害家庭或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忠诚、不守信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吃里扒外”常用来描绘那些背叛或出卖自己人的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冲突和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直接和生动,用来指责某人的不忠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泄露机密或背叛组织的人。
同义词:
反义词:
“吃里扒外”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忠诚和诚信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家庭或集体,也适用于更广泛的社交和职业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吃里扒外”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道德批判意味,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做出违背道德和伦理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厌恶和失望,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背叛和不忠的行为。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有效地传达对某人行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吃里扒外,将公司的项目细节泄露给了外部竞争者,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团队的利益,也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吃里扒外者,心似寒冰坚, 背叛之行径,令人心寒颤。”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背叛场景的画作,如一个人偷偷传递秘密文件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是一段紧张的音乐,伴随着背叛行为的描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uble-cross”或“betray”,它们也用来描述背叛行为,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吃里扒外”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不忠和背叛行为时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忠诚和诚信价值观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使用这个词汇,以准确传达我的情感和态度。
他~,出卖公司机密给竞争对手。
1.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扒】
用手或用工具把东西聚拢或散开。
【引证】
《金瓶梅》-姐夫,去请你爹进来扒口子饭。
【组词】
扒草;把枯树叶扒在一起
从别人身上摸窃财物。
【引证】
巴金《我的哥哥李尧林》-他送给我一只旧怀表…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给扒手拿走的。
【组词】
扒钱包
4.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