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26
正气:字面意思指的是正直、正义的气概或精神。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所表现出的正直、公正、诚实和坚定的品质。
“正气”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周易》中的“正大光明”,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正直品质。在历史发展中,“正气”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正气”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在社会背景中,“正气”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正气”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光明、正义和力量。它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总是以身作则,展现出极高的正气,这让我深受启发,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正气”:
正气如山,巍峨不动,
在风雨中更显坚定。
心中有光,照亮前路,
正气长存,永不消逝。
在英语中,“正气”可以对应为“integrity”或“righteousness”,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正直和正义的品质。
“正气”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正气”的深入学*,我更加明白了正直和正义的重要性,这将影响我未来的行为和决策。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