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0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08:57
“文思敏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写作或思考时思路敏捷、反应迅速。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或日常思考中,能够快速地产生想法、构思内容,并且表达清晰、流畅。
在文学语境中,“文思敏捷”常用来形容作家或诗人在创作时的灵感迸发和思维活跃。在口语中,可以用来赞扬某人在讨论或辩论中反应迅速、言辞犀利。在专业领域,如学术研究或商业分析,这个词汇可以描述一个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快速思考和高效决策能力。
同义词:
反义词:
“文思敏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文学创作的描述,强调在文学创作中的快速和高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思考和表达领域。
在**文化中,“文思敏捷”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文学和学术领域。它体现了一个人智慧和才华的结合,是社会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期望和赞誉。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聪明、机智和创造力。它鼓励人们在思考和表达时追求快速和高效,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课堂上总是文思敏捷,能够迅速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且总能用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学生受益匪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文思如泉涌,敏捷似风驰,
字字珠玑落,句句意蕴深。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作家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周围散落着各种书籍和笔记,形成一幅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画面。听觉上,可以想象到键盘敲击的声音,或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这些都是文思敏捷的象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quick-witted”或“sharp-minded”,都强调思维的敏捷和反应的迅速。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受到重视,体现了人类对智慧和创造力的共同追求。
“文思敏捷”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追求的目标。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在思考和表达时追求快速和高效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创造力和智慧的探索。
章秋谷本来~,这几篇“四书”又那里在他心上,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
4.
【捷】
(形声。从手,疌(jié)声。本义:战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捷,猎也。军获得也。 、 《谷梁传》-军得曰捷。 、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