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3:58
“港纸”是一个粤语词汇,主要在香港地区使用,字面意思是指“香港的纸币”。在日常生活中,它特指香港的法定货币,即港元(HKD)。
“港纸”一词源于粤语,直接反映了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在香港,“港纸”不仅仅是一个货币单位,它还承载着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情感。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港纸的稳定性和流通性对整个地区的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对于香港人来说,“港纸”可能带有一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因为它代表了香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对于外地人来说,这个词可能更多地联想到香港的繁华和活力。
在香港旅行时,我经常听到当地人用“港纸”来指代货币,这让我感受到了香港独特的语言文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港纸如流水,穿梭在繁华的街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夜更迭。”
想象一下香港的街头,人们手中拿着港纸,交易声此起彼伏,这种场景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通常直接使用“Hong Kong Dollar”或“HKD”来表示香港货币,没有类似“港纸”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
“港纸”作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不仅反映了香港的金融环境,也体现了香港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认同。在学习粤语和了解香港文化的过程中,这个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港】
(形声。从水,巷声。本义:江河的分流)。
同本义 。今多用于河流名。
【引证】
唐·韩愈《送王秀才序》-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组词】
港鱼、 港养、 港渎
2.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