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4:51
文旦:文旦是一种柚子的品种,属于柑橘类水果。它的果实较大,皮厚,果肉多汁,味道酸甜适中,是亚洲地区常见的水果之一。
文旦一词源自中文,具体词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古代对柚子的称呼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旦成为了特定品种柚子的专有名称。
在**文化中,文旦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团圆和丰收。它也是节日餐桌上常见的水果,增添节日的气氛。
文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满足,尤其是在中秋节与家人共享时。它让我联想到家庭的温暖和传统节日的欢乐。
在我的生活中,文旦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这个时候,家里都会买上几个文旦,与月饼一起分享,增添节日的气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旦:
月光洒满庭院,文旦香飘四溢,
团圆之夜,心与心相连。
文旦的视觉联想是它那饱满的果实和绿色的外皮。听觉上,剥开文旦时那清脆的声音也让人感到愉悦。
在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有类似的柚子品种,但名称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柚子(Yuzu)在烹饪和药用上有不同的应用。
文旦不仅是一种水果,也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它在中秋节的角色和象征意义使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通过学和分析文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