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8:16
词汇“珠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珠冕”字面意思是由珍珠制成的冠冕。珠,指的是珍珠;冕,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因此,“珠冕”可以理解为一种用珍珠装饰的华丽头饰,通常象征着高贵和尊荣。
由于“珠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极其华丽的装饰或象征皇室的高贵。在口语中,几乎不会使用到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珠宝设计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装饰品。
“珠冕”的词源直接来自于“珠”和“冕”的组合。在古代,冕是权力的象征,而珍珠则代表着纯洁和珍贵,因此“珠冕”结合了这两种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冕是帝王的象征,而珍珠则常常与女性美和高贵联系在一起。因此,“珠冕”在文化上可能被视为一种结合了权力与美的象征。
“珠冕”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皇室的华丽和尊贵,带来一种历史感和仪式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过去时代的想象和对高贵生活的向往。
由于“珠冕”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学*、文学创作或特定的文化活动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珠冕”来描绘一个场景或人物,如:“月光下,她如戴珠冕,星辰为伴,夜风为舞。”
视觉上,“珠冕”可能让人联想到闪耀的珍珠和华丽的头饰,听觉上可能与古代宫廷的音乐和仪式相关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arl crown”或“pearl tiara”,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代表着高贵和美丽。
“珠冕”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学*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应用,来增进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理解。
1.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
2.
【冕】
(形声。从月(mào),免声。“月是蛮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 、 《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 、 《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 《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 《左传·哀公十五年》-服冕乘轩。
【组词】
冠冕、 冕弁、 冕版、 冕服、 冕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