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5:35
浮泛(fú f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表面上的、不深入的、不切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或言论缺乏深度,只停留在表面,不触及实质内容。
“浮泛”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浮”指漂浮、表面,“泛”指广泛、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表面化、不深入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浮泛”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追求表面效果而忽视实质内容的行为或言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浮泛的交流模式,忽视深入思考和交流的重要性。
“浮泛”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缺乏深度和实质内容的事物。它提醒人们在表达和思考时要追求深度和实质,避免流于表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时要避免浮泛的内容,努力追求深度和实质。例如,在撰写报告或论文时,我会确保分析和论述足够深入,避免只是表面化的描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浮泛”:
在这浮泛的尘世中,
我寻找着深邃的灵魂,
表面的繁华掩盖不了,
内心的空虚与迷茫。
在英语中,“浮泛”可以对应为“superficial”或“shallow”,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常用来形容缺乏深度和实质内容的事物。
通过对“浮泛”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在语言表达和思考中追求深度和实质的重要性。这一词汇提醒我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要避免流于表面,努力深入探讨和表达。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泛】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 、 《诗·邶风·柏舟》-汎彼柏舟。 、 《国语·晋语》。注:“浮也。”-汎舟于河。 、 《周礼·酒正》-一曰泛齐。 、 《释名·释饭食》-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 、 《文选·张衡·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 、 明·魏学洢《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组词】
泛然、 泛浮、 泛萍、 泛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