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55
词汇“名宝”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品牌、产品的名称。由于“名宝”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词汇,我们将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来进行分析。
“名宝”可以理解为“有名的宝物”或“珍贵的名声”。在这里,“名”指的是名声、名望,“宝”则指的是珍贵的东西,如宝物、宝贝。
由于“名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名”和“宝”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某物的名声和珍贵性。
在重视文化遗产和传统价值的社会中,“名宝”可能被用来强调某些物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提到“名宝”,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珍贵、稀有、尊贵等正面情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敬畏。
由于“名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场景可能较为有限,但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或艺术交流场合,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某些特别的物品或成就。
在创作中,可以将“名宝”用于描述某个虚构世界中的神奇物品,赋予其传奇色彩和深远意义。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如英文中的“famous treasure”或“priceless artifact”。
“名宝”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它可以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用来强调某物的珍贵和名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