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16
词汇“均逸”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均逸”可以拆分为“均”和“逸”两个字。其中,“均”通常表示平均、平等、均衡的意思,而“逸”则表示安逸、闲适、超脱的意思。结合起来,“均逸”可能指的是一种均衡而安逸的状态或生活。
由于“均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达到均衡和满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环境,如哲学、心理学或生活方式的探讨中。
由于“均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均”和“逸”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均逸”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达到均衡和满足。
“均逸”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放松和满足的感觉。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简单、平衡生活的向往。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均逸”来形容自己追求的生活状态,即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均逸”:
在喧嚣的都市中,我寻找一片均逸的天地,
让心灵得以休憩,在宁静中感受生命的韵律。
“均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或是轻柔的古典音乐,给人以平和、安详的感觉。
由于“均逸”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如英文中的“balance and tranquility”。
通过对“均逸”这个词汇的分析,我认识到它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达到均衡和满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