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6:59
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能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它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的,通常用开尔文(K)作为单位。热力学温度是绝对温度,其零点(0K)对应于绝对零度,即理论上可能的最低温度,此时所有粒子的热**都停止。
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中,热力学温度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描述和计算热能转换和物质状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常使用摄氏度(°C)或华氏度(°F)来表示温度,但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热力学温度更为精确和适用。
热力学温度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随着热力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开尔文温标是由威廉·汤姆森(后来的开尔文勋爵)在1848年提出的,基于绝对零度的概念。
在科学教育中,热力学温度是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对于培养科学素养和理解自然现象至关重要。在工业和科技发展中,准确测量和控制温度是许多工艺和设备运行的关键。
热力学温度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精确理解的追求和对技术进步的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热力学温度,但在使用空调、冰箱或汽车发动机时,背后的工作原理都涉及到热力学温度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热力学温度比喻为生命的活力:“在绝对零度的边缘,生命的火花悄然熄灭,而在热力学的温暖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想象一个实验室中,科学家正在操作精密仪器测量热力学温度,背景是冷静的蓝色调,仪器发出的轻微嗡嗡声,这些都可以与热力学温度联系起来。
在不同语言中,热力学温度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概念和应用是普遍一致的。
热力学温度是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作,也是技术发展的基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专业术语有助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3.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4.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5.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