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5:52
半旗(Half-mast)是指将国旗或其他旗帜下降至旗杆中间位置的一种仪式,通常用于表示哀悼或纪念。在国际上,半旗是一种普遍的表达对国家或社会重大损失的尊重和哀悼的方式。
“半旗”一词源自航海术语,最初是指在船只上为了表示哀悼或警示而将旗帜下降至旗杆中间位置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做法被广泛应用于陆地上的各种场合。
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中,半旗的使用有其特定的规定和*俗。例如,在美国,半旗通常用于纪念国家领导人、军事人员或在重大灾难中丧生的人。
提到半旗,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庄严和肃穆的气氛,它唤起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半旗可能与某个具体的哀悼**相关联,如家庭成员或朋友的逝世,或者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损失。
在诗歌中,半旗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半旗飘扬,风中低语,
岁月无声,哀思如潮。
半旗的视觉形象通常与悲伤的音乐或沉重的氛围相联系,如在葬礼或纪念仪式上播放的哀乐。
在不同文化中,半旗的使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半旗通常被称为“half-mast”,而在美国则称为“half-staff”。
半旗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哀悼和纪念方式,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反映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一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