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59:55
“灵姿”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姿态、动作或外貌具有灵动、优雅、美丽的特质。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灵”(指灵巧、灵动)和“姿”(指姿态、姿势),结合起来即指具有灵性的优美姿态。
“灵姿”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对美的追求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形容人的外貌和动作,扩展到形容艺术作品中的美感。
在**传统文化中,“灵姿”常与女性的美德和修养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优雅。
“灵姿”一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联想到轻盈、优雅和灵动的形象,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观看芭蕾舞表演时,我被舞者们展现出的灵姿深深吸引,那种优雅和灵动的美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灵姿”:
月光下,她的灵姿如梦如幻,
轻盈的步伐,穿越了夜的寂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灵动的姿态;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旋律与舞者的灵姿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aceful”或“elegant”,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优雅和美丽的意味。
“灵姿”一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它不仅形容了外在的美,也体现了内在的灵性和优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沟通的艺术性。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引证】
《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姿,态也。 、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姿态万变。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无风亦呈袅娜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