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7:36
人贩子:指从事非法贩卖人口活动的人,他们通常通过诱骗、绑架、购买等手段获取人口,然后将其出售或用于强迫劳动、性剥削等非法目的。
人贩子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非法贩卖人口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该词汇的负面含义逐渐强化,成为法律和道德谴责的对象。
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人贩子被视为极其恶劣的犯罪分子,其行为严重侵犯人权,破坏社会秩序。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在积极打击人口贩卖活动,提高公众对此类犯罪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提到人贩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恐惧、愤怒和同情。这种情感反应源于对受害者遭遇的同情和对犯罪行为的愤怒,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此类犯罪的侵害。
在现实生活中,人贩子的存在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曾参与过一次社区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居民对人口贩卖的认识,教导他们如何识别和防范此类犯罪。
在诗歌中,可以将人贩子作为象征邪恶的意象:
黑暗的角落里,人贩子的影子悄然潜行, 他们的手中,握着无辜者的命运。 正义的光芒,终将刺破这层层的阴霾, 让希望的种子,在阳光下生根发芽。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人贩子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从事非法贩卖人口活动的人。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uman trafficker”或“people smuggler”。
人贩子这一词汇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法律和道德上的负面标签,也是社会正义和人性关怀的象征。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意识到保护人权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准确和恰当地使用这一词汇。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贩】
(形声。从贝,反声。本义:贱买而贵卖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贩,买贱卖贵也。 、 《周礼·司市》-贩夫贩妇。 、 《礼记·曲礼》-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组词】
菜贩;摊贩;贩商、 贩人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