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0:25
词汇“入纂”通常指的是将某物或某事编入正式的记录或文献中,特别是在历史、法律或学术领域。字面意思是指“进入编纂”,即被纳入到系统的整理和记录中。
“入纂”一词源于汉语,由“入”和“纂”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纂指的是编纂书籍或文献,因此“入纂”自然指的是被编入这些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书籍,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记录和档案。
在重视历史和传统的文化中,“入纂”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正式记录和保存。在法律体系中,某些文件或判决的入纂意味着它们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入纂”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正式的记录和认可。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和知识的传承。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某人的作品或研究被正式入纂到某个学术期刊或档案中,这通常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就,因为它代表了专业领域的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入纂”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岁月如梭,往事入纂, 历史的篇章,一页页翻过。
视觉上,“入纂”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和堆积如山的书籍。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翻阅纸张的沙沙声和图书馆的宁静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clusion”或“incorporation”,但这些词汇的含义更广泛,不一定特指正式的记录或编纂。
“入纂”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正式记录和认可的概念。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历史、法律和学术领域的讨论。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纂】
(形声。从糸(mì),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纂,似组而赤。 、 《汉书·景帝纪》-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 、 《国语·齐语》-缕纂以为奉。
【组词】
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