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59
词汇“玉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玉钤”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玉钤”可能指的是用玉制成的印章,或者比喻高贵、珍贵的印章。
由于“玉钤”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它可能出现在古文、诗词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物的高贵、珍贵或权威。
“玉钤”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印章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印章(尤其是玉制的)被视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因此,“玉钤”可能在描述古代贵族或皇室成员时出现。
提到“玉钤”,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文化、权力象征以及珍贵物品的精致与美丽。
由于“玉钤”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它。但在特定的文化交流或历史研究中,了解这个词的意义和背景是有益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可以使用“玉钤”来增添古风和神秘感:
宫墙深锁玉钤声,
金殿夜长梦不成。
想象一枚精美的玉制印章,上面雕刻着细致的花纹,轻轻盖在纸上,发出轻微的“咔嗒”声,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可以增强对“玉钤”的理解和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钤”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性物品(如印章)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出现,只是材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玉钤”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钤】
(形声。从金,今声。本义:一种农具)。
权谋,谋略。 同: 权
【引证】
《淮南子·诠言》-以有常术而无钤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