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4:13
妖里妖气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外表显得妖艳、不正派,带有贬义。字面意思是指像妖怪一样,具有妖异、不正常的气质或外貌。
在文学作品中,妖里妖气 常用来形容女性角色,尤其是那些被描绘为具有诱惑力但道德上不正派的女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的行为或外表显得不正经或过于妖艳。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文学作品或电影角色时。
同义词:妖艳、妖娆、妖媚 反义词:端庄、正派、朴素
妖里妖气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妖”这个词有关,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指妖怪或邪恶的精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的行为或外表不正派。
在中国文化中,妖里妖气 通常与负面形象相关联,尤其是在传统观念中,这种形象往往与道德败坏或不正直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更加多样化,但仍然带有一定的贬义。
妖里妖气 这个词给人一种不正经、不正派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道德或不正当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或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行为或外表过于妖艳、不正派的人,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批评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她走过街头,妖里妖气,
如同夜色中的魅影,
诱惑着每一个目光,
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妖里妖气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电影中的妖艳女性角色,如《画皮》中的小唯,她的形象充满了妖异和诱惑。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带有神秘和诱惑感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 "seductive and unwholesome" 或 "sinister allure",但这些词汇没有直接对应 妖里妖气 的贬义和妖异感。
妖里妖气 是一个具有鲜明贬义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或外表显得妖艳、不正派的人。它在文学和口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她穿得~,让人看不顺眼。
1.
【妖】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引证】
《三苍》-妖,妍也。 、 《楚辞·天问》-妖夫曳衔。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妖冶闲都。 、 清·侯方域《壮梅堂文集》-妖姬静女。
【组词】
妖妍、 妖姿、 妖异、 妖丽、 妖靡、 妖蛊、 妖姬、 妖玩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妖】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引证】
《三苍》-妖,妍也。 、 《楚辞·天问》-妖夫曳衔。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妖冶闲都。 、 清·侯方域《壮梅堂文集》-妖姬静女。
【组词】
妖妍、 妖姿、 妖异、 妖丽、 妖靡、 妖蛊、 妖姬、 妖玩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