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4:03
词汇“旃冕”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经过查阅,我发现“旃”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一种用毛织成的毡子,而“冕”则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因此,“旃冕”可能指的是用毡子制成的礼帽,或者是一种象征性的、与礼帽相关的物品。
1.
【旃】
(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 、 《释名·释兵》-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 、 《谷梁传·昭公八年》-置旃以为辕门。
2.
【冕】
(形声。从月(mào),免声。“月是蛮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 、 《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 、 《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 《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 《左传·哀公十五年》-服冕乘轩。
【组词】
冠冕、 冕弁、 冕版、 冕服、 冕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