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6:24
词汇“期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期周”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期望中的周期”或“预期的循环”。它可能涉及到对某个时间段或**的期待和规划。
由于“期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日历学中,它可能指代特定的周期或循环。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由于“期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期”和“周”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对某个周期的期待。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期周”可能被用来描述对传统节日或季节变化的期待,如春节、中秋节等。
“期周”可能带有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以及对时间循环的感慨。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如四季更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到“期周”来描述对某个重要**的期待,比如期待一次旅行或一个项目的完成。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期周”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春风又绿江南岸,
期周更替岁岁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四季更替的画作,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氛围,形成一个循环的“期周”。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期周”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对时间循环的期待和感慨是普遍存在的。
“期周”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对时间和未来的期待。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