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36
“分外妖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格外美丽、迷人,超出了寻常的程度。其中,“分外”表示超出平常,“妖娆”则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姿态妩媚。
在文学作品中,“分外妖娆”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或风景的迷人,如在古典诗词中形容女子的容貌或自然景色的美丽。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形容某人特别美丽或某物特别迷人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也可能用来形容作品中的形象或色彩的迷人程度。
同义词:
反义词:
“分外妖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典,其中“妖娆”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原指女子的美貌和妩媚,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事物特别美丽、迷人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妖娆”一词常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来赞美美丽和迷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的使用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分外妖娆”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它让人联想到美丽、迷人、妩媚等正面形象。在表达时,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艺术展览中听到一位评论家用“分外妖娆”来形容一幅画中的女性形象,这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个词汇很好地捕捉了画中人物的美丽和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桃花分外妖娆,
如诗如画,醉了游人眼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中,一位女子身着古装,姿态妩媚,背景是盛开的桃花,整个画面充满了“分外妖娆”的氛围。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柔和的曲子,让人联想到“分外妖娆”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xtraordinarily enchanting”或“unusually alluring”,这些表达也传达了超出寻常的美丽和迷人。
“分外妖娆”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形容了美丽和迷人,还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这里的春色~。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3.
【妖】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引证】
《三苍》-妖,妍也。 、 《楚辞·天问》-妖夫曳衔。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妖冶闲都。 、 清·侯方域《壮梅堂文集》-妖姬静女。
【组词】
妖妍、 妖姿、 妖异、 妖丽、 妖靡、 妖蛊、 妖姬、 妖玩
4.
【娆】
(形声。从女,尧声。本义:烦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娆,苛也。 、 《纂文》-娆,烦也。亦恼也。 、 《汉书·晁错传》-除苛解娆。 、 《淮南子·原道》-其神不娆。 、 《淮南子·俶真》-伤死者其鬼娆。
【组词】
娆乱、 娆固、 娆害、 娆败、 娆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