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5:38
词汇“汉人煮箦”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汉人煮箦”字面意思是汉人煮竹席。基本含义是指由于无知或愚蠢而做出荒谬的事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缺乏知识或经验而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讽刺或批评某人的无知或愚蠢。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荒唐可笑。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文学或日常语言的范畴。
“汉人煮箦”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汉人煮箦,以为食也”,形容汉人因为无知而误以为竹席可以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泛指任何因为无知或愚蠢而做出的荒谬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重视。它提醒人们要不断学,避免因为无知而做出可笑的事情。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讽刺和嘲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无知而闹笑话的场景。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轻松的幽默感,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不断学*和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对现代科技一窍不通,却还要强行操作的人,以此来提醒他们需要学*新知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汉人煮箦笑古今,无知荒唐一梦深。 智慧之光照四方,学海无涯勤为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汉人拿着竹席在煮,周围人都在嘲笑他。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快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幽默和讽刺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把马车放在马前面”(英语: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也有类似的含义,即做出不合逻辑或顺序的事情。
“汉人煮箦”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但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避免因为无知而做出荒谬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汉人有适吴,吴人设笋,问是何物,语曰:‘竹也。’归,煮其床箦而不熟。
1.
【汉】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引证】
《说文》-汉,汉水也。上流曰漾。 、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 、 《资治通鉴》-收众汉南。
【组词】
汉女、 汉津、 汉阴、 汉渚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煮】
(形声。从火,者声。本义: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熟) 同本义。
【引证】
《汉书》-东煮海水为盐。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又。
【引证】
、 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 《水浒传》-若是射得下来,村房人家,讨些水,煮瀑得熟,也得充饥。
【组词】
煮瀑、 煮爆、 煮汤、 煮海、 煮井、 煮汁、 煮酒、 煮雪
4.
【箦】
(形声。从竹,责声。本义:竹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通训定声》-箦,如今北道以暠鞨荐床,古人质素如此,后加以席,其席示谓之箦,床亦谓之箦。
【组词】
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