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44:38
开裆裤 是一种传统的儿童服装,特点是裤子的裆部没有完全缝合,留有一个开口,方便婴幼儿大小便时不用脱下裤子。这种设计在婴幼儿时期非常实用,因为可以减少更换尿布的频率,同时也便于家长照顾。
开裆裤作为一种服装设计,其历史悠久,具体词源难以考证。但随着现代纸尿裤的普及,开裆裤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区和文化中,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开裆裤的意义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在一些亚洲国家,开裆裤仍然是婴幼儿的常见服装,而在西方国家,随着纸尿裤的普及,开裆裤的使用逐渐减少。
开裆裤常常让人联想到婴幼儿时期的纯真和家庭的温馨。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开裆裤可能与育儿经历紧密相关。例如,新手父母可能会在选择婴幼儿服装时考虑开裆裤的便利性。
在诗歌中,开裆裤可以被用来象征童年的纯真和无忧无虑:
开裆裤下的世界, 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每一滴露水, 都是清晨的问候。
开裆裤可能让人联想到婴幼儿的可爱模样,以及家庭中的欢声笑语。在视觉上,可以想象到柔软的布料和温馨的色彩;在听觉上,可能是婴儿的笑声和家长的温柔话语。
在不同文化中,开裆裤的使用和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亚洲文化中,开裆裤是常见的婴幼儿服装,而在西方文化中,随着纸尿裤的普及,开裆裤的使用逐渐减少。
开裆裤作为一种传统的婴幼儿服装,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婴幼儿成长相关的主题。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裆】 (形声。从衣,当声。本义:两裤腿相连的地方)。 同本义。
3.
【裤】
(形声。从衣,库声。本义:裤子。古指套裤,今为成人满裆裤及小儿开裆裤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红楼梦》-底下绛裤红鞋,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