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0:21
“无所忌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畏惧。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在行为或言论上不受任何限制,不顾后果,大胆妄为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无所忌惮”常用来形容反面角色或极端情况下的行为,如描述一个暴君的残暴无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大胆或鲁莽行为,有时带有贬义。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概念,即行为上的谨慎和顾虑。
“无所忌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无”、“所”、“忌”、“惮”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组合起来形成了这个成语的特定意义。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无所忌惮”通常被视为负面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儒家文化中的“礼”和“义”。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带有负面色彩,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鼓励创新和突破时,也可能被赋予正面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负责任和危险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表达上,它可能让我想到那些不顾他人感受和社会规范的行为。
在我的生活中,我尽量避免表现出“无所忌惮”的行为,因为我认为尊重他人和社会规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他无所忌惮地追逐着星光,不顾一切地奔向未知。”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黑暗中行走,没有任何恐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呼啸,象征着无畏的前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out any fear or hesitation”,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无所忌惮”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行为和言论的界限,并在我的交流中保持适当的谨慎和尊重。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责任。
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也。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3.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
4.
【惮】
(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ń蛮》-岂敢惮行? 、 《左传·僖公七年》-何惮于病? 、 《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 《孟子·滕文公上》-何许子之不惮烦? 、 《礼记·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组词】
肆无忌惮;惮劳、 惮惮、 惮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