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0:31
词汇“微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微”可能指的是微小、细微,而“灭”则可能指的是消失、熄灭。因此,“微灭”可能指的是微小的消失或细微的熄灭。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
由于“微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微妙的变化或消失,例如在描述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或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变化。
由于“微灭”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实际的例句。以下是一些假设的例句:
同义词:微弱、细微、微小 反义词:显著、明显、巨大
由于“微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微”和“灭”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某种微小的消失或变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微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微妙的社会变化或文化现象的消失。
“微灭”可能给人一种微妙、细腻的情感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某种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变化或消失,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或忧郁。
由于“微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微灭”来形容某种微妙的情感变化或自然现象:
星光微灭在夜的边缘,
心灵的火花悄然熄灭。
“微灭”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星光的微弱闪烁,或是某种微妙的音乐旋律的逐渐消失。
由于“微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明确。
“微灭”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都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和明确的词汇来传达我们的意思。然而,了解和探索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细微之处。
1.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