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9:22
探寻:动词,意指寻找、探索,通常带有积极主动的意味,强调通过努力和深入的调查来发现未知或隐藏的事物。
“探寻”由“探”和“寻”两个字组成,“探”字古汉语中意为深入调查,“寻”字意为寻找。两者结合,强调了深入和寻找的双重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探寻”常与冒险、勇气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对未知的挑战和对知识的渴望。
“探寻”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好奇和兴奋,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探寻过一座古老城市的历史,通过阅读和实地考察,我对那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诗歌中,“探寻”可以这样使用:
在星辰的指引下,我探寻
那隐藏在时间深处的秘密,
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致敬。
在英语中,“探寻”可以对应为“explore”或“seek”,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explore”更侧重于探索新领域,而“seek”则更侧重于寻找特定目标。
“探寻”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探索精神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和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探寻”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探索和发现的情感和行动。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